乐山市民族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 2014-09-01 11:18 来源: 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乐市民委〔201440

乐山市民族地区包括马边、峨边彝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金口河区(以下简称“两县一区”)。“两县一区”在乐山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对“十三五”期间我市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  发展的基础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民族地区抢抓机遇、夯实基础、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两县一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抢抓机遇中整合优势,在深化改革中完善机制,在克服困难中狠抓落实,在保持稳定中加快发展,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2013年生产总值达到87.2亿元,一、二、三产业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为6611万元、40390万元、17135万元,分别增长5.6%8%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6亿元,占全市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639678亿元,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4649元,比全市8737元低4088元。民族地区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334元接近全市22661元外,各项经济指标纵向比较增幅大。

——彝区民生持续改善。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能力建设、环境建设五个方面,制订《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实施方案》,彝家新寨实施三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05195.9万元,在146个村实施彝家新寨建11740户。年度计划完成率101%;比省定目标任务多实施219户,完成率102%。完成农户绿化8121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30个。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788元增加到20134649元,年均增长19%;三年共减少贫困人口2万余人。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的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明显改善了项目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为促进小凉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取得了较好政治、经济效益。

——基础建设日臻完善。先后改造国、省道路189.88公里,新改建县乡公路11.5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339.4公里,有效解决了100多个村出行难题。新建小微型水利设施243处,沼气池3140口、垃圾处理池107个、民俗广场16个、商贸场所89个、农家书屋147个,解决安8.05万人全饮水、11372户入户用电难题。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厨、改圈,落实彝区新生活行动“五件套”8760户,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了具有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水电、冶金、建材、磷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一批支柱产业,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两县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达到63家,实现工业的利润总额为3882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0.9%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就业促进稳步提升。建成茶叶、脱毒马铃薯、中药材、珍稀食用菌、黑猪、绿色土鸡等各类产业基地30个,发展各级龙头企业32家,专合组织185个。茶园面积17.18万亩,万亩以上茶叶乡镇8个,千亩以上专业村45个;初步形成马铃薯种植“127”推优格局,即1万亩核心示范片、2万亩高产展示片、7万亩辐射带动片;种植天麻、牛膝、红豆杉等名贵中药材21万亩。2013年,“两县一区”共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产值近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900多元。三年新增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4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9.08亿元,初步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基础教育远程研训、师资队伍建设等“八大计划”,推动彝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先后新(改)建中小学校23所,近4.5万名彝区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2.5万名享受“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开通了华西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完成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体系不断健全,彝区城乡基本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

——基层组织进一步稳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村级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及创先争优等活动,涌现出党员示范乡镇23个、示范村85个、示范彝家新寨56个、示范户459户、“四好”支部65个,彝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围绕创建“无毒无艾小凉山”,扎实推进禁毒防艾,综合整治社会治安,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已命名12个“无毒无艾滋病村”;积极推广彝区“德古”调解模式,促进民间纠纷矛盾自调自消,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妥善解决,彝区社会始终保持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得到巩固。积极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群众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地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稳定;不断加强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弘扬。2013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坪社区、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烟峰村、四川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乐山市金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峨边黑竹沟景区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十二五”期间,在彝区广泛开展“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在彝家新寨开展“团结星”、“洁美星”、“孝爱心”、“致富星”、“文明星”五星家庭评选活动,在彝区妇女中开展巧手致富活动,把实现中国梦转变为干部群众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生动实践,使主题教育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1、政策支持

——西部大开发政策。“十三五”期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推进,西部地区水电和载能工业布局的调整,都有利于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彝区综合开发政策。省委、省政府已将我市民族地区已纳入大小凉山彝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进行综合扶持开发,为“两县一区”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涉及乐山市马边、峨边、金口河“两县一区”,规划扶贫资金总量超过90亿元,涵盖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四大类。以“彝家新寨”建设工程为龙头,实施六大综合扶贫,推进彝区“三年大发展、五年新跨越、十年同步奔小康”。通过实施彝区综合扶贫工程,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全市发展均衡化,加快彝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投资拉动发展政策。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重民生、促发展”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民生工程、富民工程的投入,必将为“两县一区”经济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投资机遇。

2、优势资源

——水电资源。“两县一区”水电理论蕴藏量约350万千瓦,占全市水电理论蕴藏量的43.25%。水电资源既是“两县一区”经济振兴的依托,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其优势已经开始显现。

——矿产资源。“两县一区”矿产资源丰富,品位好,种类多,蕴藏量大,特别是磷矿资源的深度开发及利用价值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新亮点。

——生态资源。“两县一区”共有林业用地601.69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的59.5%,其中,原始森林地面积388.36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54.82%;活立木蓄积量3089.89万立方米,占全市的70.3%;森林覆盖率达60%。初步形成了竹食品开发、中药材开发、优质绿茶等生态资源性产业链,具有错位发展生态经济的潜力。

——旅游资源。“两县一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 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彝藏民族风情浓郁,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相得益彰,是生态观光、民族风情体验、科考探险的理想场所,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独特优势。

三、“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挑战

——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两县一区”地处横断山脉,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面积达0.27万平方公里;有1.09万户4.55万人生活在不宜人居的高寒山区、干旱缺水地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有66203.31万人需要易地移民搬迁。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2013年,有39个村不通公路,0.70万户农户不通电,有效灌面14.5万亩仅占耕地的27.53%,有32.90万亩低产田土急需改造。

——连片贫困较为突出。“两县一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种养业结构单一,产业化水平低,农户生产仅以马铃薯、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县域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弱。2013年,3县(区)农村贫困人口4.15万,贫困发生率14.8%。多数群众处于不稳定、低层次的“酸菜土豆型”温饱状态,群众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突出。

——公共服务较为短缺。目前,有46所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设备严重不足,7.8万名学生未纳入寄宿制生活补助范围。农村妇女病普遍,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药品、人员,每万人仅有医生9人。农村文化、广电、体育设施严重缺乏。此外,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极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低。

——劳动力素质较为低下。小凉山属于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生活方式落后,劳动力综合素质差,生产经营能力弱。特别是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极弱。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大小凉山彝族扶贫开发总体规划》,以更快为先导,以更好为方向,探索新路径,增添新动力,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立足资源和生态两大优势,加快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优势矿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等支柱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多渠道加大投资,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体育和文化事业快速进步,实现经济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以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繁荣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增产增收、加快新村建设、形成文明生活习惯作为主攻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等民生工程建设;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和水能开发形成规模,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初见成效,茶叶、畜牧、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大幅度提高,小凉山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低保户应保尽保、贫困户应扶尽扶;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繁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养成健康文明良好生活习惯,建成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民族地区。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三、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着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

——整合资源,整体推进。以县为平台,通过规划整合专项、行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形成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合力,实施连片发展、整县推进。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始终把提高群众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把推进同步小康作为各级各部门的首要任务,在努力对上争取支持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起直追;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热情。

第三部分,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用于民族地区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基础设施建设比重。积极争取省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降低配套资金比例或免除配套资金。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市上安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免除配套资金。加快民族地区进出口公路建设和通村公路建设,相关资金予以倾斜,提高进出口公路等级,提高通村公路质量。力争仁沐新、乐汉、乐西等高速公路向彝区延伸,仁沐新高速犍为至沐川、马边段年内开工建设,乐汉高速(峨眉—峨边段)2015年开始动工,完成通往彝区的国、省干线公路改造。2019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民族地区和散居少数民族通村、通组公路通畅率达到90%,通达率100%。农村安全饮水、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和资金项目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2019年彻底消除少数民族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速水能和矿产资源开发,建设水电产业基地。2018年,民族地区农网改造实现全覆盖。大力支持城镇道路、供排水、沼气池建设、污水垃圾处理、水利、重点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速推进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资金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科学有序推进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培育、壮大磷、电等特色优势产业,走磷电、电冶相结合的路子,建成矿冶工业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以盐磷化工、稀土资源、硅材料、有色金属为核心,实施综合开发利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矿产资源冶金化工产业。攻克一批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关,实现高效利用。深挖水能开发潜力,壮大开发规模,形成产业支柱。

(三)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按照“4+2”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生态优势和“峨眉山”的知名度,做强做大特色农业品牌,走“峨眉+有机”、“生态+绿色”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制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茶叶、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品牌。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充分利用好前庭后院和其它可利用空间,建设“微田园”增产增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进步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为重点,抓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实施科技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增强科技服务“三农”能力。

(四)形成旅游产业规模。旅游产业依托省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建设政策,挖掘我市民族地区彝文化、彝食、彝绣等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彝文化产业走廊和彝族风情生态特色旅游区。着力打造彝族文化产业实体、文化演艺团队、文化旅游休闲景区(景点),构建具有鲜明彝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黑竹沟、大风顶、大瓦山湿地公园开发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开发旅游商品,大幅度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综合收入。

(五)加大政策支持。坚持“不取、多予、放活”的方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实际,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等方式,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化解政府性债务,推进乡村公益性债务化解,将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全部改为拨款。执行现行省、市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财政体制,上级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造成民族地区财政减收部分,在测算转移支付时按现行财政制度予以统筹考虑。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建立适合少数民族种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在税收、金融、投资、资源开发、土地使用等政策制定上,充分照顾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加大各类专项资金的倾斜力度。优先保障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优势资源开发项建设用地。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优先、综合治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建立和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合理补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果,抓好荒山造林、植被恢复,加快绿化步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生态移民项目与防灾减灾投入力度,建立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

(七)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大扶贫资金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把少数民族聚居贫困村纳入扶贫开发规划,认真实施“十项扶贫工程”。加快彝家新寨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整体推进,注重科学选址,突出民族特色,同步搞好村内道路、卫生文化等配套设施。扎实推进彝区结对帮扶工作,完善帮扶措施。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经商、务工、升学、就居等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合法权益。拓宽就业渠道,构筑就业平台。建立少数民族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依托镇(乡)、村基层平台定期发布岗位信息和用工信息,在彝区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深入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行动计划,确保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保持在10万人以上。开展能力提升行动,五年内培训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4万人,力争0.3万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技能证书。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帮助解决住房、就业、增收等困难。2019年底,消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绝对贫困人口。

二、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切实抓好第二个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巩固“两基”成果,提升教育质量。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适度扩大寄宿制教育规模。安排专项资金,完善寄宿制校舍、教师周转房等配套设施建设,配齐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中小学困难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适当扩大补助范围。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以“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模式,实现“一村一幼”建设目标。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度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配足配齐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老师、食堂工作人员、门卫保安和医务人员,所需费用纳入区(县)地方财政预算。落实好县对县、校对校、市级部门对乡镇的对口支教工作。执行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校招生照顾政策和城市少数民族中考招生照顾政策。国家、省示范性中学的招考指标向民族地区倾斜。五年内,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化要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实现全覆盖,小学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以上。

(二)大力扶持卫生事业。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四川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国家补助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推进“一村一室一医”建设,整合国家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及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补助,三年内完成“一村一室”建设任务,实现乡村医生配置全覆盖,公共卫生全覆盖。加快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逐步配齐医疗卫生人员。适当放宽卫生人才招聘条件,对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五年内通过“民族医士班”培养乡村卫生人才200名。大力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拔一批优秀管理人员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挂职,充实领导班子。继续实行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免费接受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办法。继续实施市和对口帮扶区(县)选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程。增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预防艾滋病工作。做好妇幼卫生服务。支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产科服务能力。实施民族地区农村孕产妇母婴安全行动,属于计划内自然分娩的,除享受中央、省、市财政补助及新农合报销部分外,由县(区)财政补助,实现计划内自然分娩全免费。各类卫生事业发展资金要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坚持民族地区人口生育政策,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年内,实现少数民族养老保险全覆盖。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对符合农村五保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本着自愿的原则,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切实解决破产关闭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大临时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救灾应急体系,建设一批城镇疏散场地和避险场所、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完善救灾应急装备。

三、着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一)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支持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免费对外开放。争取国家、省级文化项目专项资金,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网络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建立长效运行保障机制。加强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科学化水平。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及整理、出版,加大对彝族特色剧目创作支持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行动,带动本土文化人才提升整体素质。两年内,实现每个乡镇都有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二)发展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制定与实施管理。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抓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添运动器材,完善训练场馆。加强体育骨干队伍培养和建设,2017年,实现民族地区体育运动裁判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体育人口的1%,城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到8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体育和“拳头”项目,着力发展体育表演项目,重点发展摔跤、举重和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普及群众性健身体育项目。力争在组团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良好成绩,努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彝家新生活行动,积极开展 “五星家庭”评选活动,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城乡绿化、景观改造,有效控制污染,倡导健康文明生活。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规范和完善乡规民约,引导少数民族群众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树立勤俭节约、清洁卫生、遵纪守法、厚养薄葬等新观念。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形成自尊自强、勤劳致富,注重健康、珍爱生命,敬老扶幼、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要求,紧贴少数民族和民族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发挥大众媒体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对市内出版物、广播影视和网络信息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市内新闻、出版和教育从业人员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常识的教育培训,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有损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把涉及少数民族个体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表彰奖励在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使各族干部群众在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追有形象,赶有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彝族年节组团慰问民族地区,在中心城区举办庆祝活动。扎实开展“大调解”工作,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竭力营造民族团结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妥善调处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针对城区少数民族群众经商、务工人员增多和民族地区征地拆迁等导致涉及少数民族利益纠纷上升的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增添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矛盾纠纷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和分析,形成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调处工作网络。积极协调市委民族工委、市民委成员单位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大对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的调查研究,形成处置合力。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指导区县民族工作部门做好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切实消除不稳定因素。

五、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智力支撑能力。
    (一)配齐配强领导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两个自治县在自治机关及所属工作部门中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职数可适当放宽。金口河区领导班子以及所属工作部门适当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注重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科学发展能力强、能够驾驭全局、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干部担任各级领导干部。加强乡镇和村(社区)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综合部门注重选配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市级部门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的乡镇领导班子要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或一般干部。

    (二)加强干部培养。坚持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充实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可根据实际,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划定比例实行定向择优选拔。进一步做好推荐选派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市级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省内外学习考察。加大跨区县少数民族干部交流工作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其他县(市、区)交流任职,选派其他县(市、区)优秀干部到民族地区工作。重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党外干部工作。提高民族地区干部职级待遇,进一步完善“引得进、留得住”的用人机制。

(三)加强人才培养。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乐山市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专项资金,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民族工委安排用于制定实施全市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规划和民族地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等工作。市委党校和民族地区党校承担培训少数民族干部任务,市委党校定期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重视民族地区汉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加强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民族工作决策和管理水平。

(一)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个自治县要按照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抓好自治条例和有关单行条例的完善和实施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定期依法监督检查民族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市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对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行政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建议意见,保障两个自治县依法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区、市、用、自治县党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工作规划,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要把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把此项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考核和市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市级各部门要在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竭力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2014年8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